李广之死与“一军皆哭”——六郡良家子的共同委屈

林聪舜

林聪舜. 李广之死与“一军皆哭”——六郡良家子的共同委屈[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5(1): 1-3.
引用本文: 林聪舜. 李广之死与“一军皆哭”——六郡良家子的共同委屈[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5(1): 1-3.

李广之死与“一军皆哭”——六郡良家子的共同委屈

基金项目: 

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资助项目“兵机将略之外: 《史记》中名将的政治视野及其成败”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K204.2

  • 摘要: 李广死后“一军皆哭”的原因,首先,司马迁为何替李广立专传,说明《史记》是透过这位典型人物一生的坎坷不遇,反映出武帝一朝任用统帅的偏好,以及与李广相同出身的六郡良家子在汉匈奴战争中所受的不公平待遇与委屈。其次,李广难封是否“数奇”,李广找望气王朔寻求答案,是长期怀才不遇下脆弱心理的表现。司马迁录入这段对话,是认为才气天下无双的李广,一生的不遇是难以理性解释的。李广不遇并不是因为“数奇”,也不是“杀已降”,李广一生的坎坷是由于外戚统帅卫青的排挤。最后,以引刀自刭保住自己的些微尊严,李广之死强化了六郡良家子蓄积已久的委屈。李广引刀自刭后,“一军皆哭”,正是李广含冤而死触动了六郡良家子共同的委屈,他们感同身受,哭的是这群人的共同命运
  • [1] [汉]司马迁. 史记[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2] [汉]班固. 汉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28
  • HTML全文浏览量:  29
  • PDF下载量:  1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4-09-19
  • 发布日期:  2015-01-0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