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与野人界限的消失

吉家友

吉家友. 国人与野人界限的消失[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5(5): 125-128.
引用本文: 吉家友. 国人与野人界限的消失[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5(5): 125-128.

国人与野人界限的消失

基金项目: 

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142400410770 )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K22

  • 摘要: 在西周、春秋时期,周天子的王畿和诸侯的封国里,存在着“国”和“野”对立的国野制度。 由于铸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和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使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使生态面貌发生改变,社会结构的变动使人的身份发生变化,军事扩张的需要使野人能够当兵,家族的解体和人口流动使国野混杂,这些变化使国人与野人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 国人与野人界限的消失又使野人的身份地位得以提高,各国军队数量迅速增加,各民族形成融合,血缘关系被地缘关系代替。
  • [1] 杨 宽. 战国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 王美凤,周苏平,田旭东. 春秋史与春秋文明[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 期刊类型引用(3)

    1. 周颖,余芳,王志伟,陈纯,黄琳,马钰. 广州市公共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组织支持感现状及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医学与社会. 2025(02): 81-87 . 百度学术
    2. 田艳辉,刘文娟,方华. 服务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49-54 . 百度学术
    3. 朱嘉蔚,吴志成,邓琪. 组织支持感对“90后”员工入职适应性的影响:性别的调节作用. 中外企业家. 2018(33): 98-100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 HTML全文浏览量: 
  • PDF下载量: 
  • 被引次数: 18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5-07-09
  • 发布日期:  2015-09-0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