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金融模式”的创新与风险——基于柏岸居案例的分析

殷涛

殷涛. “仿金融模式”的创新与风险——基于柏岸居案例的分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4(1): 72-75.
引用本文: 殷涛. “仿金融模式”的创新与风险——基于柏岸居案例的分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4(1): 72-75.

“仿金融模式”的创新与风险——基于柏岸居案例的分析

基金项目: 

2011年河南省审计系统立项课题(2011Y89)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F832. 5

  • 摘要: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企业面临严峻的资金短缺问题,而融资模式的创新对解决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柏岸居公司在成立的短短两年时间内就异军突起,究其原因就是创造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仿金融模式。从概念与融资要素两大方面对仿金融模式与传统的融资模式进行比较,仿金融模式具有比较优势,但也存在着自身具有误导性、起步时知名度建立困难等风险。要想让该模式能够在企业运营中发挥最大效益,能够被更多的房地产企业所运用,仿金融模式必须取得合法性,建立良好的信誉和信用,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并灵活运用此模式
  • [1] 曹祎遐. 金融危机下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J]. 探索与争鸣, 2009,( 10) : 63-65.
    [2] 李毓. 企业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互动机制初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23( 5) :49-52.
  • 期刊类型引用(2)

    1. 殷涛. 我国房地产业融资风险防控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56-60 . 百度学术
    2. 殷涛. 我国房地产企业金融模式探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53-56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23
  • HTML全文浏览量:  40
  • PDF下载量:  26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3-08-05
  • 发布日期:  2014-01-0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