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 璐
, 田景正
. 弗莱雷“原生主题”思想及其对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启示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6(6): 77-81.
doi: 1003-0964(2016)06-0077-05
-
[2]
吴燕圆
, 苏贵民
. 幼儿园课程转型:起点、历程、影响因素及对策.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8(6): 67-71.
doi: 10.3969/j.issn.1003-0964.2018.06.014
-
[3]
衡彩霞
. 毛泽东的主体性思想探析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 12(4): 1-6.
doi: 1003-0964(1992)04-0001-06
-
[4]
刘明贵
. 邓小平的主体性思想探析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16(1): 1-5.
doi: 1003-0964(1996)01-0001-05
-
[5]
杨春花
. 译者主体性的多功能表现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0(2): 115-118.
doi: 1003-0964(2010)02-0115-04
-
[6]
李 阳
, 曾 彬
, 毛 乐
. 城乡幼儿园室内游戏材料更新情况调查研究— — —以四川省南充市、达州市为例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6(5): 51-55.
doi: 1003-0964(2016)05-0051-05
-
[7]
映诚
. 精神文明主体性建设的条件及其促成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7(3): 23-27.
doi: 1003-0964(1987)03-0023-05
-
[8]
丁华
.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主体性培育途径探析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4(6): 89-92.
doi: 1003-0964(2014)06-0089-04
-
[9]
李振荣
. 试论主体性德育与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6(4): 24-26.
doi: 1003-0964(2006)04-0024-03
-
[10]
齐城
. 现代实践主体性的多维特征及功能延伸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28(1): 47-50.
doi: 1003-0964(2008)01-0047-04
-
[11]
孟虹伟
. 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的主体性地位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1(6): 48-50.
doi: 1003-0964(2001)06-0048-03
-
[12]
吕东亮
. 《冀中一日》论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0(4): 116-120.
doi: 1003-0964(2010)04-0116-05
-
[13]
刘明贵
. 邓小平的主体性思想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17(3): 16-20.
doi: 1003-0964(1997)03-0016-05
-
[14]
张筱良
. 从知识范型到生存范型——现代教师教育主体性的转换生成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28(5): 65-68.
doi: 1003-0964(2008)05-0065-04
-
[15]
戴雨婷
, 黄文武
, 徐红
. 场馆教育理念下幼儿食育推进策略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39(1): 87-91.
doi: 10.3969/j.issn.1003-0964.2019.01.018
-
[16]
刘晓峰
. 论自言自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0(5): 33-36.
doi: 1003-0964(2010)05-0033-04
-
[17]
李慧丽
. 高瞻课程中幼儿教师角色定位及启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39(1): 83-86.
doi: 10.3969/j.issn.1003-0964.2019.01.017
-
[18]
卢强
. 农村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培育研究——以“国培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为例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4(5): 68-72.
doi: 1003-0964(2014)05-0068-05
-
[19]
周爱保
, 夏瑞雪
, 青柳肇
. 中日韩3岁~6岁幼儿语言表达与理解的跨文化研究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7(1): 44-47.
doi: 1003-0964(2007)01-0044-04
-
[20]
张红运
. 论唐宋诗词的时空结构形态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22(2): 70-74.
doi: 1003-0964(2002)02-0070-05